Nuacht

近期,光模块龙头企业新易盛发布了2025年中期业绩预告,预告显示,公司上半年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为37亿元至42亿元,同比暴增327.68%至385.47%;预计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36.91亿元至41.91亿元,同比暴增326.84%至384.66%。
“2025苏州民营企业研发投入100家”名单入围企业全年投入研发费用总额达630.82亿元,研发费用入围门槛为7281万元,其中有4家企业研发费用超过50亿元。11家企业研发费用在10亿元-50亿元之间,13家企业研发费用在5亿元-10亿元之间,59家企业研发费用在1亿元-5亿元之间,13家企业研发费用在7281万元-1亿元之间。
这款创新芯片大小仅为1毫米×1毫米,在极小的面积内同时集成了量子光子器件与经典电子控制电路。它不仅能够产生用于 量子通信 、传感和计算的光子对,还能通过内建的智能电子系统实时稳定输出,实现对量子光的自主调控。
全球光通信模块龙头企业中际旭创近日发布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告。公告显示,公司预计上半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6亿元至44亿元,同比增长52.64%至86.57%。 这一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全球算力基础设施建设的持续投入,以及800G等高端光模块产品需求的显著提升。 业绩增长动能强劲 2025年第一季度,中际旭创已实现营业收入66.74亿元,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.83亿元。公司表示, ...
在全球电信基础设施加速升级的大背景下,下一代千兆光纤接入和光纤扩展解决方案的领先供应商ADTRAN公布2025年第二季度初步营收远超预期,表现出强劲的市场适应力。 公司预计本季度营收将在2.625亿至2.675亿美元之间,超过此前预测区间2.475亿至2.625亿美元,主要得益于光纤和宽带需求的持续上升。 这标志着ADTRAN在电信基础设施市场迈入关键的转折期,逐步巩固其作为光纤建设受益方的重要地 ...
业界人士传出的消息指有家国产手机 芯片 企业已在国内一家芯片代工企业进行流片,验证这家芯片代工企业的5纳米工艺,这意味着国产5纳米工艺真的成为现实,依靠现有的设备有望实现5纳米工艺的量产。 业界人士还指出从流片情况来看,大规模生产已不是问题,只是良率稍低,大约为35%左右,不 ...
近年来,我国卫星激光通信迎来快速发展: 一方面,卫星激光通信试验取得重大突破。 2020年,“实践二十号”卫星与丽江地面站成功建立激光通信链路,实现从卫星到地面站最高10Gbps的下行传输速率,其他关键指标也已经对齐国际先进标准。
日本电气公司(NEC)日前被选中建设“亚洲联合通道东段”(Asia United Gateway East,简称AUG East)海底光缆系统,该系统将连接新加坡与日本,并延伸至文莱、印度尼西亚、马来西亚、菲律宾、韩国和中国台湾。 AUG East海底光缆全长8,900公里,旨在提升东亚地区的数据传输能力,响应人工智能(AI)及AI驱动应用带来的网络流量爆发式增长。 “东亚地区对高速连接的需求,以 ...
在汽车智能化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,一家成立仅两年的中国半导体企业,正悄然改写车载通信 芯片 市场的竞争格局。 创晟半导体(深圳)有限公司凭借其自主研发的车载音频通信芯片MBUS1.0系列,成功打破了国外厂商在该领域长达十余年的技术垄断。 从零起步的技术突围 成立于2023年的创晟半导体 ...
预计未来一段时间,随着本土企业自主研发实力提升,高质量将成为我国硅光 调制器 芯片 行业发展主流趋势。 硅光调制器又称硅光学调变器,是一种基于 硅光子 学原理的光学器件。与其他调制器相比,硅光调制器具有调制速率快、传输损耗低、信噪比高、运行成本低、驱动电压小等优势,在 光 ...
近日,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(FCC)正式批准加拿大电信巨头贝尔公司(Bell Canada)以51亿美元(约合70亿加元)收购美国本土光纤服务商Ziply Fiber的交易,为贝尔在北美拓展光纤网络铺平道路。 值得注意的是,FCC在此次审批中破例放弃了对外国投资者持股比例不得超过25%的限制,认为这笔交易“符合公众利益”。 这项收购交易最早于2024年11月由贝尔宣布,旨在将其打造为仅次于AT&T和 ...
随着消费互联网流量红利的见顶,移动数据及互联网业务对行业增长的带动作用持续减弱,“云大物智”等政企新业务成为通信业增长第一引擎。2020年1—11月,移动数据业务收入达5686.3 亿元,占电信业务收入的45.7%,同比增长2.1%,低于3.5%的电信业务收入增速,对行业收入增长的贡献率由 ...